2020年,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要求,努力奋进,克服时艰,开拓创新,开展招才引智等领域合作,打造出独具中关村特色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模式,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环促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担当作为,强化党建引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强有力地投身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很多工作得到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人社部国际司等国家有关部委单位和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等负责同志认可与好评。

2020年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发起举办“全球协力·共同抗疫——海内外携手抗击新冠疫情典型事例征集展示活动”,凝聚全球抗疫合力。携手美、加、法、俄等海内外众多专家组织、人才机构、侨团、学联等一起参与,征集抗疫和复工复产中的感人事迹、典型事例,以及海内外专家关于全球抗疫建言、方案、科技成果等千余项。得到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人社部国际司、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等领导指导支持。

(二)、疫情初期开展“国际友人祝福语征集”活动,20多个国家300余位国际友人为中国抗疫加油助力。并加班加点制作视频广泛传播,营造了抗疫良好舆论氛围。其中包含多位诺奖得主、外国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和环球英才交流大使,国家“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等慷慨捐助,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美国乡村音乐人马克·力文博士在此感召下还创作了首支呼吁全球共同抗疫歌曲《TOGETHER WE MUST TAKE A STAND》。

(三)、建立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创新国外科学组织合作发展模式。与俄罗斯工程院等中俄四家机构联合建立中国中心,并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导下在中关村成立合资公司,为引进国外科学组织来华合作发展、推进中俄高端人才技术项目深入合作提供了新的模式。推荐中关村3位高校、企业专家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创下历年之最;推荐在中俄人才技术交流合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资深专家领导获选俄罗斯工程院“金质勋章”;推动俄罗斯工程院20个技术成果项目对华合作,7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署对俄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四)、举办中俄工程创新合作院士研讨会,推进两国工程技术深入合作。采取线上线下结合、中俄视频互动方式,俄罗斯工程院院长、副院长和主席团成员共11位院士与中国10位院士进行研讨交流。增进了中俄工程技术界的相互了解,明晰了今后创新合作的重点方向和专业领域,推进了中俄工程创新合作尤其人才技术深度合作。

(五)、积极助力北京首届HICOOL全球创赛,两家单位获得“伯乐奖”。向全球200余个专家组织、海外学联等合作渠道发送大赛中英文公告,有针对性征集意向性强的优质项目,直接推荐外国院士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项目49个,获得一等奖1项、优胜奖2项。副会长单位北京智峰国际推荐的1个高端专家团队项目获得二等奖第一名。

(六)、成功启动“2020环球好英才•留创好项目”,积极开展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助力高效引才引智引项目。通过环球英才网遴选匹配人才项目功能,精心承办创赛活动。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指导下,面向全球征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北京十大高精尖领域人才项目两千余项。

(七)、成功举办4期高端专家讲座,促进高端人才项目与中关村企业产业对接。继续举办智能制造、量子计算、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方面的高端专家讲座4期,组织“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行”4场,积极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推进高端人才项目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围绕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加强全球合作、构筑开放创新高地等战略目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智引技引项目成果,以智能制造、量子计算、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绿色制造等领域为重点,积极与俄罗斯工程院、鸿海研究院量子计算所等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开展了2期线下讲座和2期线上讲座,累计参与的中关村企业达120余家,达成了合作意向3项,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吸引国际高端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助力形成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集聚区。

(八)、高标准撰写《<外国人永居条例(征求意见稿)>调研报告》,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合作重要载体和智库。经过深入开展调研,撰写出高标准高质量报告,为国家有关部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单位好评。持续加强与国外专家组织、人才科创机构互动,搭建国外人才组织与国内用人单位交流合作重要载体。在疫情之初快速征集了法、美、德等国多位冠状病毒和核酸检测等方面的院士专家信息,及时报给国家有关部委和武汉等地政府部门。促进会负责人应中国网等邀请做了疫情下高效引才引项目专题讲座三场。承建的“济南人才工作站”等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九)、发挥“国际友人的北京之家”作用,助力北京科创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撰写《疫情中关于外国人才情况的调研报告》《受疫情影响加强外籍人才服务保障有关政策建议》等及时上报,解决外籍人才遇到难题,优化外籍人才环境。组织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来华留学人才等开展国际友人学习“习三卷”活动4场。积极引导和助力更多外国专家国际友人参与北京科创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十)、开展营商环境调研。结合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发展和企业服务方向,积极开展营商环境调研,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北京十大高精尖领域产业搜集项目信息,反馈中关村企业困难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截止到12月,累计报送信息150余篇,被联合会采纳信息50余篇。

(十一)、积极做好捐助工作,尤其是向一带一路国家捐赠抗疫物资。为支持巴基斯坦抗疫,缓解巴基斯坦抗疫物资紧缺的问题,经过环促会积极牵线联系,北京安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偿捐赠价值80万元的500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提取试剂,北京神州汉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捐赠价值150万的5台新汉方TTS治疗仪。

2020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这一年我会秉承办会初衷,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探索,勇于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身建设取得较好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尤其是汇聚了一批国际人才专家、一大批优秀的会员单位,汇聚了海外众多合作伙伴(130余家国外专家组织人才机构+60余个国家地区性海外学联组织),这为我们更好推进国内外人才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2021年是促进会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促进会将围绕着品牌提升、加强国际交流,向国际化社会组织稳步迈进。从角色定位和形势要求出发,2021年的三大基本任务为:一是服务会员的平台。促进会本身就是会员间交流合作、资源整合的平台,促进国内外用人单位和人才之间自由组合的大舞台,拢聚更多舞伴,舞出更漂亮的大戏;二是智库。将积极研究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及技术项目交流合作的规律,向国家和社会提供科学有益的建议和研究报告;三是助力器。结合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发展和企业服务方向,围绕中关村企业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服务,努力成为推动会员和有关单位创新发展的得力助手。

2021年,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将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在2020年工作基础上,继续与广大会员和社会有关单位携手合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做好外国院士高级专家交流合作

(一)精心抓好“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建设,助力中俄科技创新年活动开展,推进中俄人才技术项目深入交流合作。

1、抓好中心内涵建设,结合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发展拟定全年工作计划,在中关村筹建“俄中院士创新中心”。

2、推荐一批院士和技术成果项目与有关中关村企业对接、合作;助推一些高新企业与俄开展合作。

3、在中关村科学城举办第二届“中俄工程创新合作院士研讨会”,力求取得更好实效。

(二)抓好与金砖国家科学技术机构合作,筹划办好“金砖国家院士论坛”,建立“金砖国家院士创新中心”,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提供高端人才项目支撑。

(三)继续抓好与各有关国家科学技术机构合作,精心筹备办好第二届“全球院士科技创新与合作论坛”。

(四)继续做好外国院士工作站建设、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广,积极为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引进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或建立院士工作站,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实现从1到N。

二、着力做好以博士为主的海归人才和来华留学人才等工作

(一)继续抓好“环球好英才·留创好项目”征集推介活动。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指导和环球英才网专业网站功能支持下,精心做好海内外人才与用人单位匹配对接,促进海归人才更好创就业、助力各地高效引才引项目。

(二)启动首届“来华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开发用好近在身边的青年外国人才。开展中巴建交70周年有关人才项目交流合作。

(三)精心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专家工作。引导他们与中关村科学城产业需求对接合作,推荐特优专家参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

三、继续做好“国际友人之家”建设

(一)依托“国际友人的北京之家”平台载体,悉心为外国专家国际友人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不断优化外籍人才环境,助力北京科创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二)探讨做好“国际友人之家”建设内涵、服务事项和工作机制。

四、坚持不懈做好抓党建促会建工作

(一)结合自身专长,精心筹划、积极开展“情系中国·命运与共——建党百年百位国际友人主题宣传活动”,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服务开放合作大局。

(二)坚持党管人才,团结凝聚海内外英才更多更好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精心办好拟定于3月下旬的2021“聚英”论坛暨环球英才峰会。

(三)加持以党建促会建强自建,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完善秘书处人员考勤制度、奖励制度、学习制度和财务制度;积极申报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继续做好全球携手抗疫典型事例征集展示活动。吸收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事业单位代表机构入会。

五、营商环境调研及平台建设工作

(一)积极开展营商环境调研。走进企业开展营商环境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概况及发展需求,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传递企业声音,为相关单位下一步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助力北京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

(二)搭建的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关工作。

1、持续联合副会长单位共同打造环球英才网,以引才引智专业工具助力中关村科学城更好招才引智。网站由中外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合作设计研发,采用全球先进的智能挖掘、智能匹配、智能推送等技术,力求将全球才智资源与国内需求精准匹配、高效流通。

2、打造外教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外籍教师市场规范和良性发展,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助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会积极引导和推进外教行业发展,与会员单位和行业从业者商议,联合56家外教中介服务机构代表共同发布“行业诚信服务公约”,并积极推动外教人才服务机构团体标准创制。

3、持续打造来华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为来华留学生在中关村实习、工作和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举办“外国留学生在华创新创业”论坛。邀请留学生在华创业代表、外教服务领域的专业人士、留学生代表等人员参与,共同探讨推进优秀来华留学生在华的实习居留、工作居留和创新创业,助力“一带一路”,服务好来华留学生在中关村海淀园等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