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在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这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三次与外国专家进行座谈。

从三次座谈中我们不难领会到,习近平始终关心关怀外国专家,提出了许多做好外专工作的重要思想。

这三次座谈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参加座谈的外国专家都有哪些人?座谈主要内容是什么?传递出了怎样的信号?

让我们做一次系统的梳理吧。


1、2015年5月8日  

地点:莫斯科

参加人员:40多名俄罗斯援华专家及其亲属代表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和1978年以来参与援华建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专家表示感谢。他指出:

——希望我们共同传承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共同开创中俄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有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国人民感谢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专家们。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说,此次活动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在国外与外国专家座谈,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中俄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无比珍视,对中俄人才交流合作前景的高度重视。国家外专局将致力于为外国专家提供更好服务,将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传承好、巩固好、发展好。


2、2014年5月22日

地点:上海西郊宾馆会议中心

参加人员:来自22个国家的在沪50名外国专家

2014年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会前习近平集体会见外国专家。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座谈会上,习近平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发言,并对每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出回应。专家发言结束后,习近平强调: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

——外国专家主管部门要继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才给予表彰奖励,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座谈会全程对媒体开放,包括BBC、NHK等媒体都在现场。

“我觉得习主席很特别,他会自己拿出一个笔记本,至少记了三四页。他是真的在认真地听,在消化。”参加座谈的美国籍金融专家、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计葵生用流利的汉语这样表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最高领导人,专门花了一小时时间与外国专家座谈,探讨国际人才交流。这样的经历,对我们是多大的鼓舞!”

座谈会5位发言专家之一,英国籍凝聚态物理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莱格特对习近平讲话中多次提到的“交流”很有感触:“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和国外有交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来自中国领导人的鼓励,可以让想来中国的优秀人才下定决心。”


3、2012年12月5日

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

参加人员:来自16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

2012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亲切座谈。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在听取了几位外国专家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讲话。

——“满招损,谦受益。”中国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

2012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亲切座谈。这是习近平与外国专家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参加座谈会的来自日本的专家德地立人坦言,习近平和外国专家零距离交流,展现出自信、积极、负责的大国风范。他将习近平的讲话概括为三句话:中国一定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一定要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中国绝不称霸。

“这短短三句很简单也很重要。海外对中国发展很关注,中国需要摆明自己的态度。新任的中国高层领导人说明对外政策是很重要的。”德地立人表示,希望开展广泛的全面的中日两国的经验交流合作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延伸阅读丨习近平不同场合提到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

2014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习近平对米亚斯尼科维奇说,你是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殊荣的级别最高的外国友人之一,多年来为中白友好合作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对此高度评价。

——习近平会见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2014年1月21日,北京)


还有一位德国友人叫诺博,是德国葡萄专家,2000年至2009年间他同助手汉斯17次来到中国山东枣庄,向当地农民传授葡萄栽培、嫁接改优技术,将传承几百年的家族商标无偿授予当地酒厂使用。诺博和汉斯资助了8名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2007年,汉斯突患癌症,弥留之际仍不忘自己资助的两名学生尚未念完高中,嘱托诺博把2000元助学款带给他们。2008年8月1日,当诺博把钱交到孩子手中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得潸然泪下。

这只是中德两国人民友好的两个感人片段。长期以来,众多的德国朋友为中德关系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柏林)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格里菲斯大学的马克林教授。1964年,马克林教授首次赴华任教。半个世纪来,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林教授的儿子斯蒂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可以说,马克林教授以不懈努力和真挚热情,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搭建起一座桥梁。今年9月,马克林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我要对你及众多澳大利亚人士为中澳友好作出的贡献,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4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 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正是两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汇聚成了中澳友好关系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关系发展在两国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 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2014年11月17日,堪培拉)

                                                               (新华国际  记者霍小光、崔清新、范迎春)